簡單居家實驗!把「倒轉的世界」投影在牆上!鏡頭與光的奇妙奧秘
我是科學訓練師桑子研。每天都是一場實驗!
大家還記得以前上自然科學課的時候,用蠟燭、放大鏡跟白布做成像實驗嗎?在暗暗的教室裡,看到白布上模模糊糊、卻又清清楚楚地出現一個上下顛倒的蠟燭影像,那瞬間是不是覺得超酷、超興奮的?
不過,這時候心裡一定會冒出一個疑問:「為什麼一定要用蠟燭啦?」
會不會有人因為那個實驗,就誤以為「只有像蠟燭或燈泡這種自己會發光的『特製』物體,才能被映出來」?然後心裡OS:「那擺在我眼前的鉛筆,還有窗外那一整片藍天,就沒辦法成像囉?」…欸欸欸,別想太多,才不是這樣咧!
其實啊,放大鏡(也就是凸透鏡)厲 害得很,只要是我們眼睛看得到的東西,它都能幫你映出來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看到的所有物體,都是在**「反射」光線!而透鏡的功能,就是能把那些被反射過來的光線集中起來**啊!
今天,我就要來教大家一個超級簡單又漂亮的實驗,來證明這件事。這次不用蠟燭火光啦!我們要用的是——窗戶外面的風景!
😎 我們的科學食譜 😎
**準備材料:**彩色玻璃紙(賽璐玢紙)、放大鏡(去十元商店買就有囉!)
實驗步驟:
① 建議在白天進行實驗。把室內電燈關掉,請一位小幫手拿著彩色玻璃紙站在窗邊。
② 拿著放大鏡,移動到面對窗戶的那面牆前面。
③ 把放大鏡靠近牆壁,然後慢慢地往前、往後移動,試著對焦看看。

結果揭曉:
怎麼樣?有沒有成功?就像下面這張照片一樣,窗戶外的景象是不是很漂亮地被映在牆上了呢?

你拿幾個放大鏡,就會映出幾個影像喔!超漂亮的!如果放大來看的話,
看出來了嗎?拿著玻璃紙的人是上下顛倒地映出來了對不對?而且整個窗外風景都完整地映在牆上了。
為啥會顛倒? 它的原理跟以前那個蠟燭實驗是一模一樣的。窗外景色和玻璃紙反射了太陽光,這些光線穿過放大鏡(凸透鏡)的時候會發生**「屈折」(折射)。穿過透鏡的光線會在某個點再次集合(就是對焦)。在科學上,這種光線「實際集合」而成的影像,我們稱之為「實像」。這個「實像」可以清楚地投射到像牆壁這樣的螢幕上,而且它一定會有一個特性,就是「上下左右都會顛倒過來」!
注意喔!映在放大鏡玻璃表面上的影像並沒有顛倒!只有穿過放大鏡所形成的影像才會顛倒。
這個觀察超級讚!映在放大鏡玻璃表面上、沒顛倒的那個影子,是跟鏡子一樣的「反射」現象**,跟透鏡「折射」的能力無關。但穿過透鏡的光線所產生的**「實像」**,它就非得顛倒過來。這就是凸透鏡在工作的鐵證啊!
「眼睛」和「相機」都是同一套機制!
跟你說,這個實驗的原理,根本就跟相機一模一樣!放大鏡就是「鏡頭」,而牆壁就是「底片」或「感光元件」的角色。更神奇的是,我們的**「眼睛」也是用同樣的機制在看世界!我們眼睛裡那個像透鏡的「水晶體」**,會把景色顛倒成一個實像,投射在眼睛最深處的「視網膜」這個螢幕上。
「咦?那我們看到的全世界怎麼沒有顛倒啊?」你一定會這麼想對吧!那是因為我們的**「大腦」**很厲害,它會在一瞬間,把映在視網膜上的顛倒影像,重新翻轉回來,變成「正確的方向」給我們看。我們的身體構造,真的是太不可思議啦!
其實不用玻璃紙也能做這個實驗,不過有漂亮顏色的光映出來,感動度會加倍啦!還有啊,之前有位學生在做這個實驗時,想到一個有趣的方法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他把影像映在紙本講義上:
這樣一來,就算家裡沒有白牆,也可以清楚地映出影像了!我當時真的沒想到這招,學生們實在太棒了!大家在家裡一定要試試看喔。
👨🏫 教學上課時的小秘訣!
最後,跟大家分享一下,在課堂上做這種示範實驗時的小技巧。秘訣有兩個:
1 讓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實驗器材 2 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活動
舉例來說,如果一個班有40位學生,你可以準備20個放大鏡,發給其中20位學生;另外一半的學生,就請他們拿著玻璃紙站在窗邊,並移動玻璃紙。這樣,班上所有同學都有在動手或參與活動。用這種方式上課會很有效率喔,大力推薦!尤其在「光」這個單元,就是要多做各種實驗給學生看,才能讓他們學得更透徹嘛!
✉️ 聯繫與合作邀約
讓科學的奧妙與樂趣更貼近生活!這裡匯集了在家就能做的有趣科學實驗,以及清楚易懂的實驗小訣竅。歡迎大家多多搜尋!
・我的科學筆記內容已經集結成書囉。詳情請點這裡 ・關於經營者桑子研,請看這裡 ・各種合作邀約(寫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節目顧問/演出等),請點這裡 ・文章更新資訊都在X上發布!
科學筆記頻道正在發布實驗影片中!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