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媽必看!解開孩子「為什麼?」的神奇家電閱讀術
我是科學訓練師桑子研。每一天都是實驗!
在深夜安靜的廚房裡,你有沒有聽過冰箱發出「嗡~嗡~」的那種低沉聲響?你一定也曾對這聲音感到好奇吧?小時候在炎熱的夏天,我喜歡躺在冰箱旁邊的地板上,感受那陣冰涼的空氣,同時把耳朵湊近去聽那個聲音。
那聲音聽起來有點像恐怖的低吼,卻又像是某種生物的心跳聲,讓人忍不住想一直聽下去……。每當我這樣躺著的時候,媽媽總會投來一道不解的眼光,現在回想起來,還真讓人懷念啊!其實,那個「嗡~嗡~」聲的真面目,就是冰箱正在努力把「熱」搬運到外面去的聲音啦!
前陣子,我剛好買了一本非常適合來解開這些家電之謎的書,叫做《厲害的家電》(暫譯,ブルーバックス出版)。

提到講談社的「Blue Backs」系列,一般人會覺得是比較硬派的科學叢書。老實說,我看到這個封面時,心想「這不太像Blue Backs的風格啊~」,但還是拿起來翻了翻。它裡面有豐富的家電小知識,加上是採訪Panasonic現任工程師寫成的,這點深深吸引了我。我想,這不是空談理論的書,而是充滿了現場工程師的智慧結晶,於是我就買來讀了。
結果發現,
超!級!推!薦!
課本上學不到的「活科學」
這本書不只詳細解釋了家電的科學原理,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那些週邊知識和開發祕辛(不愧是採訪Panasonic員工寫出來的)。

舉例來說,冰箱的冷卻系統,運用的就是 「熱泵」(Heat Pump)技術。熱泵顧名思義,就是把「熱」(Heat)像用「泵」(Pump)一樣汲取出來 的機制。冰箱不是在「製造冷空氣」,而是把「箱子裡的熱能抽取出來丟到外面」,所以裡面才會變冷喔!
用球來表示肉眼看不見的「熱能」,我覺得這個設計很有意思,非常淺顯易懂。
工程師的苦思與創新的歷史
除了科學原理,技術演進的歷史也很有意思。以前的冰箱,冷凍室通常都在最上面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但是,現在許多冰箱的冷凍室都搬到下面去了對吧?事實上,光是把冷凍室往下移這個動作,對技術人員來說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。因為冷空氣會往下沉,這會牽涉到冷卻效率和管線配置等許多問題。書中從工程師的角度來描述這些細節,非常寫實。更讓人感動的是,當他們把蔬果室和冷凍室設計成「抽屜式」並放在底部時,工程師們為了 「增加收納容量(容積)」 所做的各種努力和巧思!
據說,把抽屜的滑軌配置在「底部」是關鍵。你可能會覺得「啊,就這樣喔?」,但在當時這並不是主流設計。
如果把滑軌放在兩側,抽屜的寬度就會被佔用而變窄。但如果把滑軌鋪在底部,就能把橫向寬度擴大到極限,確保收納空間。書裡雖然寫得很細,但我認為,這種「為了多爭取幾公分空間的執念」,正是日本家電了不起的地方。這本書超越了一般的解說書,讓人讀完會想跟別人分享。它絕對也能成為你在理科課上跟學生聊天的絕佳素材!
家電就是「最貼近生活的物理教材」
就像教數學時,可以透過微積分和物理來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,進而提升學習意願一樣,我們也可以透過每天使用的「家電」,讓學生們感受科學就在身邊。為什麼冰箱後面是熱的?吸塵器吸垃圾的原理是什麼?這本書能解答孩子們隨口問出的這些疑問。不論是理科老師,還是爸爸媽媽們,都請務必讀一讀!家裡的景象在你看來,一定會變得有點不一樣喔!
關於諮詢與合作邀約
讓科學的奧祕和樂趣更貼近生活!我們將在家就能進行的有趣科學實驗,以及其中的訣竅,整理成易懂的文章。歡迎大家多搜尋看看!
科學點子簿(ネタ帳)的內容已經出書了。詳情請點這裡
關於部落格經營者桑子研,請點這裡
各種合作邀約(撰文、演講、實驗課、電視顧問/演出等),請點這裡 * 文章更新資訊都在X(前Twitter)上發布喔!
在科學點子頻道上,我們有發布實驗影片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