嘶嘶一聲,回到太古之海!用一滴鹽酸揭開石頭的祕密(石灰岩與矽質岩的分辨方法)
我是科學教練桑子研。每一天都是實驗。
路邊撿到的,一顆又白又光滑的石頭。你不會好奇,這顆石頭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嗎?就像科學辦案的偵探一樣,只要一滴「神奇的液體」,就能解開這顆石頭在幾千萬年前、是如何誕生的壯闊故事。
今天,我們要來揭開兩塊長得一模一樣的岩石,**「石灰岩」和「燧石(火石)」**的謎團。
嫌犯是兩塊長得超像的岩石
這裡有兩塊外觀非常相似的岩石。一個是遠古海洋生物留下的禮物,另一個則是玻璃質浮游生物的屍骸凝固而成的堅硬岩石。猜猜看,哪個是哪個呢?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,就藏在它們各自擁有的「成分」差異中。
石灰岩:由珊瑚、貝殼、浮游生物的外殼等,遠古海洋生物的屍體堆積在海底形成的。主要成分是碳酸鈣(CaCO₃)。學校的粉筆和操場的白線,也是它的好兄弟。
燧石:由放射蟲等,帶有玻璃質外殼的微小浮游生物的屍骸,在深海底部經歷漫長歲月凝固而成的岩石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(SiO₂)。因為成分和水晶一樣,所以非常堅硬是它最大的特色。
成分既然不同,一定能找到決定性的證據!於是,這次的「神奇液體」——稀鹽酸,就登場啦。
決定性的瞬間!一滴鹽酸揭示的真相
那麼,我們就實際滴入稀鹽酸,看看每種岩石的反應吧。在影片中,為了做比較,還加入了由火山灰凝固而成的岩石**「凝灰岩」**。
感覺如何? 你是不是清楚地看到了,只有在石灰岩上滴入鹽酸的時候,才會發出「嘶嘶」聲並冒出氣泡!
這些氣泡的真面目,就是二氧化碳(CO₂)。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。這就是「嘶嘶」聲的由來。
如果用化學反應式來看,就是這樣。

另一方面,燧石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矽,不會與稀鹽酸產生反應,所以什麼變化都不會發生。
僅僅一滴鹽酸,就完美揭露了單憑肉眼看不出來的岩石「真面目」——它的出生地和成分。下次在路邊看到白色的石頭時,它說不定是遠古海洋生物留給我們的,裝滿了壯闊故事的「時空膠囊」喔。
關於詢問與委託
想讓科學的奧秘和樂趣更貼近生活嗎?我們整理了許多在家就能做的有趣科學實驗和訣竅,歡迎多加搜尋!
・《科學點子簿》的內容已出版成書。詳情請見這裡
・關於經營者桑子研,請見這裡
・各種委託(撰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節目顧問/出演等),請點選這裡
・文章更新資訊在X上發布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