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成功!唾液與澱粉反應實驗的秘訣

嗨!我是科學教練桑子研。每天都是一場實驗。

這篇文章也有廣播版喔!

在國中二年級消化單元裡,有個實驗是為了確認「唾液對澱粉會有什麼反應」。親自做過就會發現,這實驗其實超忙的!你得一手拿著碼表,同時還得處理好多事情。如果不跟組員好好合作,時間真的會不夠用。而且,如果操作不夠精確,結果可能不明顯,最後大家只會面面相覷:「所以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啊?」氣氛變得有點尷尬…。

就在這時候,我有個機會向學長Y老師請教這個實驗的進行方式。他分享了許多小撇步,確保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,實驗能順利得出結果。我照著做之後,學生們都驚呼:「顏色真的變了!」也確實體會到了消化酵素的作用。

接下來,我就要和大家分享這些實用的教學技巧,以及實驗的準備步驟。

實驗準備材料

・ 紙杯(每人一個)、試管(每組人數+2支)、燒杯、試管架、試管夾(1支)、加熱工具、沸石、已溶解的牙膏或膠水製成的澱粉溶液(實驗前現做,準備50mL)、
・試藥  碘液、本氏液

把牙膏或膠水溶於水中。據說實驗前才準備效果會比較好喔。

準備步驟 將約40mL的澱粉溶液倒入100mL的燒杯,發給每組(共準備10組)。另外,在紙杯(205mL小杯)裡裝入約1/4杯的水(每人一個)。

① 把紙杯裡的水含在嘴裡,含一分鐘,讓它跟唾液混合後再吐回杯中。
② 將約5mL的澱粉溶液倒入自己的試管中,大約是兩根半手指的寬度。

接著加入2mL的唾液(大約是半根手指的寬度),總共液體高度約三根手指寬。然後把紙杯裡剩下的唾液混合液倒掉。但紙杯不要丟掉。

③ 為了做對照實驗,另外準備一支試管(無色),裡面放入5mL的澱粉溶液和2mL的水。


④ 將步驟②和③的試管(共5支),放入約40度的熱水中(老師會準備10份),靜置10分鐘(使用瓦斯熱水器會比較方便)。


10分鐘後

⑤ 每位同學將自己試管中含唾液的溶液倒一半回紙杯裡。

⑥ 對照實驗用的那支試管,也將一半溶液倒入另一支試管中(每組一支,無色)。

⑦ 將碘液滴入步驟④的紙杯以及步驟⑤的其中一支試管中,觀察反應。


⑧ 在步驟④和⑤的試管中,分別加入少量本氏液(約3~4滴,能看見顏色變化即可),並放入2、3顆沸石。加熱前務必擦乾試管外壁(防止試管破裂)。使用試管夾加熱,觀察顏色變化。

加熱時的注意事項

※ 有時會發生突沸,導致熱水噴濺,加熱時請務必將試管口朝向無人的方向。我們有拍了一段影片,告訴大家如果沒有放入沸石會發生什麼事。不過就算有放入沸石,熱水還是有可能會噴出,請大家務必小心。

加熱後

顏色就會像這樣產生變化。左邊是澱粉+水的狀況,右邊是澱粉+唾液的狀況。

這是其他組同學拍的照片。每個人的唾液反應出來的顏色都不太一樣。左邊四支是不同的唾液反應,右邊則是對照實驗的試管。

•如果沒有成功產生結果,可以反問他們:「你覺得是哪裡出了問題?」引導他們注意變數(溫度、時間、唾液量)。
•透過這個實驗,可以讓學生確認消化酵素會因高溫而被破壞,且只在特定條件下才會作用,加深他們對科學的理解。
•引導學生將實驗結果整理成表格,再進行討論,可以讓課程變得更有探索性。

這個實驗是個很棒的題材,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「消化酵素」雖然看不見,卻能帶來確實的變化。不過,實驗的成功率和課程的滿意度,會因為事前規劃而有很大的差別。Y老師分享的這些訣竅,每一個都對學生的理解有直接幫助,未來我會持續運用在教學上。

聯絡及合作邀約

想讓科學的奧妙與樂趣更貼近生活嗎?我們整理了許多在家也能做的有趣科學實驗和實用小撇步,歡迎大家多多搜尋看看喔!
・想了解經營者桑子研,請點這裡
・各種合作邀約(寫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節目科學顧問/來賓等),請點這裡
・文章更新資訊會在X上同步發布

「科學點子頻道」有許多實驗影片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