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達為什麼能一直轉? 用數位3D與紙模型揭開「弗萊明定律」與「整流子的祕密」!

我是科學訓練師桑子研。每天都是一場實驗!

大家生活周遭到底有多少「馬達」(Motor)在運轉呢?電風扇、洗衣機、手機的震動功能,甚至火車的輪子……我們的生活,早就被「轉動」的力量給包圍了。但是,如果有人問你:「為什麼一通電,東西就會自己轉起來?」 你是不是會覺得有點難解釋?那些眼睛看不到的電力和磁力,到底該怎麼說明才生動有趣呢?

別擔心!現在有個超強大的 3D 繪圖軟體「GeoGebra」,或許能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!我在上面找到了一個超棒的馬達原理教材,就是這個:

用 GeoGebra 「看見」馬達的運作原理

看這個!搜尋關鍵字:DC Motor

或看這個!搜尋關鍵字:Cópia de Electric Motor

雖然用電腦也能看,但我最推薦大家下載 iPad 上的「GeoGebra」App!它最厲害的地方,就在於你可以**「自己動手 360 度轉來轉去」!如果只看課本上的平面圖,老師說「看!這裡受力是朝裡面的」,你可能怎麼想都想不通。但有了這個教材,你可以隨意調整角度,從不同方向看,然後大喊一聲:「喔!原來真的是這個方向在推它!」** 讓你立體地、完全理解受力的方向。

你甚至可以親手試試那個中學物理的經典——「弗萊明左手定則」(Fleming’s Left-Hand Rule)!這個科技厲害吧?它完美解決了「怎麼解釋三次元現象」這個難題!

數位理解後,接著用實體「做出來」!

當你用數位 3D 模型把原理「搞懂了!」之後,接著是不是會很想親手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呢?我們參考了岸正太郎老師的網站,他嘗試用 #紙藝勞作 的方式製作科學教材,然後帶著學生們一起完成了**「會轉的!紙馬達 2」。接下來,我們就一起深入了解這個紙馬達「為什麼可以持續轉動」,看看它的核心機密在哪裡!

弗萊明定則與「轉動的力量」

首先,我們來看看線圈中電流方向是「abcd」**這個情境。

這時候,中學物理界的天王巨星**「弗萊明左手定則」**就要出場啦!記住口訣:「電、磁、力」!

我們來關注線圈的**「ab」**部分。電流方向是「a→b」。磁場方向(從 N 極指向 S 極)這兩個方向,分別對應到你左手的「中指(電流)」和「食指(磁場)」……

你的大拇指(受力)會指向**「裡面」!接著,我們來看線圈的「cd」**部分。電流方向是「c→d」。

同樣地,伸出你的左手比劃一下……這一次,大拇指(受力)會指向**「外面」**!

想像一下!線圈的一邊(ab)被往裡推,另一邊(cd)被往外拉。結果會怎麼樣?沒錯!線圈就會**「骨碌」**一聲開始轉動!這就是馬達轉動的第一步。

讓它持續轉動的「聰明機關」

然而,這裡會遇到一個大問題!如果線圈轉了半圈,ab 和 cd 的位置對調了,會發生什麼事呢?如果電流方向還是維持**「abcd」**不變……那麼受力方向就會跟剛才完全相反,導致轉動馬上停下來!這就像你在盪鞦韆,結果在不對的時機被往反方向推了一把,當然盪不起來啊!

這時候,馬達中那個堪稱**「世紀發明」的超重要零件就要登場了——它就是「整流子」(Commutator)**!

這個整流子厲害的地方在於,每當線圈轉過半圈,它就會自動把電流的方向,切換成「dcba」這個相反的方向。

電流方向一切換……

(轉到前面來的)**「cd」**部分流過的電流,會受到……

朝**「裡面(在這個圖裡是上方)」**的力,

(轉到後面去的)**「ab」**部分流過的電流,會受到……

朝**「外面(在這個圖裡是下方)」的力。就是因為這個「在絕妙時機把電流方向反轉」**的聰明設計,馬達才能持續不斷地受到同方向的轉動力,然後一直「咕嚕咕嚕」地轉個不停!

想鑽研更深的人看這裡

這次,我們透過數位 3D 模型和實體紙藝勞作這兩種方式,徹底揭開了馬達的運作原理。Tom Walsh 做的這個 GeoGebra 教材也超級好懂,強烈推薦大家點進去看看!

https://www.geogebra.org/m/DsCfTEex#material/PN2YrxBb

當你從「好像知道一點」變成「我能解釋給你聽!」的時候,就會發現科學變得超級有趣!

聯絡方式與合作邀請

讓科學的奧祕和趣味更貼近我們的生活!在這裡,我們彙整了許多在家就能玩的有趣科學實驗和訣竅,而且都解釋得超清楚。歡迎大家多搜尋看看! ・科學筆記的內容已經出書囉。詳細資訊請看這裡 ・關於經營者桑子研,請看這裡 ・各種合作邀請(撰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節目指導或演出等),請看這裡 ・文章更新資訊會同步在X 上發布

科學筆記頻道有實驗影片可以看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