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廚房做「結晶」實驗,火山岩和深成岩的形成方式一看就懂!

我是科學講師桑子研。每天都是一場實驗!

你曾經仔細觀察過路邊的石頭嗎?有的石頭是由閃閃發亮的大顆粒組成,有的則是整體平滑、顆粒很小。其實,它們外觀的差異,隱藏著地球深處、熾熱的岩漿冷卻凝固的宏大戲劇。在國中自然課學到的「火成岩」,就是岩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岩石,但為什麼「火山岩」和「深成岩」看起來差那麼多呢?

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,就在於岩漿「冷卻速度的不同」。這次,我們將用家中或學校實驗室都能輕鬆取得的「硫代硫酸鈉」(俗稱海波、自來水除氯劑),來揭開這個岩石誕生的神祕面紗,為大家介紹一個超讚的結晶實驗!

透過這個實驗,你可以比較「快速冷卻」和「緩慢冷卻」如何影響結晶的形成,親眼見證火山岩和深成岩的組織(斑狀組織 vs 等粒狀組織)差異,彷彿變魔術般神奇地呈現在你眼前。

其中一種火山岩(安山岩)。

在許多小結晶中,點綴著一些較大的結晶。
安山岩の拡大写真

其中一種深成岩(閃長岩)。

大小差不多的結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。
閃緑岩の拡大写真

我一開始也是經過不斷的嘗試和失敗,但反覆實驗之後抓到了訣竅,現在上課時都能順利成功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將根據我的經驗,詳細介紹實驗所需物品、步驟,以及讓實驗成功的「魔法小撇步」!

實驗所需物品(家中或實驗室都能找到喔!)

※這些都是在學校實驗室或家中比較容易備齊的物品。

  • 硫代硫酸鈉(海波):作為金魚用的自來水除氯劑,在百元商店、大賣場或網路上都買得到。
  • 培養皿:2個
  • 電熱鍋或電磁爐:用來隔水加熱溶解海波。
  • 免洗筷:攪拌用
  • 工作手套:為了防止燙傷,一定要準備。
  • 裝冰水的容器:用來快速冷卻。
  • 保麗龍箱:用來保溫,讓其緩慢冷卻。

実験準備物の写真

在樂天可以找到這個。GEX 自來水除氯海波 30g×4包 除氯劑 關東當日送達

來吧,實驗開始!重現地球內部的戲劇

目的:

親眼確認「冷卻速度」會決定結晶的大小!

  • 用冰水快速冷卻 → 觀察許多小結晶形成的樣子(火山岩模型)
  • 用保麗龍箱緩慢冷卻 → 觀察大結晶生長的樣子(深成岩模型)

實驗步驟:

溶解海波
在培養皿中倒入海波,直到看不見底部,再把培養皿放到裝了一點水的電熱鍋裡「隔水加熱」。硫代硫酸鈉的熔點很低(約 48℃),很快就會變成透明的液體。用免洗筷輕輕攪拌,讓它完全溶解。

湯煎でハイポを溶かす様子

分成兩組
液化後,馬上將它從爐火上移開。戴上手套,小心不要燙傷,將一個培養皿放在冰水上,另一個則放進保麗龍箱中。

氷水で冷やすシャーレ
発泡スチロールで保温するシャーレ

成功的祕訣!撒上「魔法粉末」
這是最重要的環節!將事先磨碎的海波粉末,少量地灑在兩個培養皿中。這些粉末就是「晶核」,是結晶生長的「種子」。如果你不做這個步驟,液體可能會失去凝固的契機,變成一種奇特的「過冷卻」狀態,就算等了20分鐘也長不出結晶喔。

結晶核を振りかける様子

仔細觀察時間
接下來只要等待 15 到 20 分鐘!觀察培養皿中,結晶像活物一樣生長的樣子。你看到了什麼樣的差異呢?我把結晶形成過程拍成了縮時影片,20分鐘的變化,只要1分鐘就能看完!
請看這支影片

驚人的結果!這就是地球的迷你模型

來看看結果吧。左邊是緩慢冷卻的深成岩模型,右邊是快速冷卻的火山岩模型。

実験結果の比較

▼快速冷卻的那組(火山岩模型)

長滿了細小微小的結晶。這就像是岩漿在接近地表處突然冷卻,原子沒有足夠時間排列整齊,只能形成小結晶的「火山岩」形成方式!
急冷した結晶の拡大写真

▼緩慢冷卻的那組(深成岩模型)

看看這個!像針一樣又長又大的結晶,自由自在地生長著。這和岩漿在地下深處,經過長時間緩慢冷卻,讓原子有足夠時間長大成型的「深成岩」是同樣的原理。
緩冷した結晶の拡大写真

在課堂上成功進行這個實驗的重點

  • 在實驗前,先提問「你覺得冷卻速度不同,會產生什麼樣的石頭?」這樣學生們會帶著目的來觀察。
  • 這個實驗從準備到收拾,在課堂時間(40~50分鐘)內足以完成,並進行充分的觀察。

感覺如何呢?只要掌握一點點準備和步驟的技巧,就能在培養皿中,感動地重現火成岩的形成這個地球級的現象。這個實驗能激發學生「原來如此!」的求知興奮感,徹底顛覆「自然科學實驗很難,一定要用複雜工具」的刻板印象。請務必將它納入你有趣的自然課教學中!

關於諮詢與邀約

讓科學的奧祕與樂趣更貼近生活!這裡整理了許多在家就能做的有趣科學實驗,以及實驗的訣竅。歡迎多多搜尋!
・關於經營者桑子研,請點這裡
・各種邀約(撰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監製、演出等),請點這裡
・文章更新資訊在X 上發布

科學點子頻道正在發布實驗影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