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眼淚揭開科學之謎!親身體驗『荷蘭之淚』的震撼瞬間
我是科學訓練員桑子研,我的每一天都是一場實驗。
這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,我和科學社的學生們一起做的奇妙又美麗的實驗,叫做「魯珀特之淚(Prince Rupert’s Drop)」。這個實驗超有意思,它用我們日常隨處可見的玻璃,展現出遠超乎我們想像的特殊性質。看著玻璃被熱熔、滴進水裡凝固成淚珠狀的過程,就像在欣賞藝術品一樣。但在這美麗的背後,其實隱藏著固態與液態的變化,以及物質內部蘊藏的「應力」大戲。
衝擊與美感兼具!用「魯珀特之淚」揭開玻璃的神秘面紗
只要將玻璃棒加熱後滴入水中,就會形成形狀像淚珠一樣的玻璃滴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「魯珀特之淚」。這個實驗最吸引人的地方,除了成形過程的美麗,還有它完成後那讓人意想不到的破壞現象。
什麼是魯珀特之淚?從玻璃性質學科學
魯珀特之淚的製作方法,是將熔融的玻璃滴入冷水中,讓它快速冷卻。在這個過程中,玻璃會形成非常特殊的內部結構。
這個原理有點像製作「炙燒彈珠」。當熔化的玻璃滴進水裡,外層會先因為急速冷卻而凝固。玻璃從液態變固態時,體積會稍微縮小。由於外層已經變硬了,內部還沒凝固的玻璃,就會被外層收縮的力量給強力「束縛住」。
接著,當內部的玻璃慢慢冷卻凝固時,因為外層已經變硬,內部的玻璃就像被往外拉扯一樣,在凝固的過程中會承受強大的拉應力(張力)。結果就是,魯珀特之淚的表面處於一種強烈的壓縮狀態,而內部則承受著強大的力量。這種特殊的應力平衡,正是魯珀特之淚最厲害的地方。
多虧了這個內部應力,魯珀特之淚的圓球部分變得異常堅固,甚至用鐵鎚敲也敲不破。但神奇的是,只要用鉗子弄斷或弄碎這個淚珠狀玻璃的**「尾巴」**,整個玻璃就會在一瞬間完全粉碎。據說這是因為尾巴尖端的小小缺損,釋放了原本積聚在內部的強大拉應力,導致破壞瞬間傳遍了整個玻璃。
我們通常會將它放入塑膠袋裡,並戴上護目鏡。再隔著塑膠袋用鉗子夾住尾巴,把它折斷。這樣整顆玻璃就會瞬間粉碎。
參考資料來源:
用鐵鎚也敲不壞!?打造堅不可摧的玻璃
科學社實作!準備與實驗過程
我們科學社也挑戰了這個神奇的實驗。
實驗材料
- 玻璃棒:一般實驗室用的玻璃棒就可以了。
- 噴燈(或瓦斯噴燈):需要高溫才能熔化玻璃。
- 耐熱燒杯或金屬容器:用來盛裝冷水,接收滴下的玻璃。
- 冷水:放入燒杯中。
- 鉗子:用來折斷完成的魯珀特之淚的尾巴。
- 護目鏡:務必戴上!玻璃碎片可能會飛濺。
- 耐熱手套:拿玻璃棒時可以更安全。
- 工作檯:選擇穩固的地方進行實驗。
實驗步驟
- 準備冷水:
- 在耐熱燒杯或金屬容器中,倒入足夠的冷水備用,水建議多裝一點。
- 加熱玻璃棒:
- 戴上護目鏡和耐熱手套。
- 用噴燈火焰加熱玻璃棒的前端。當玻璃變紅後,會開始慢慢熔化變軟。要持續加熱,直到玻璃熔化成圓圓的液滴狀。
- 讓學生保持安全距離觀察,並隨時注意避免燙傷。
- 滴入水中:
- 玻璃熔化並形成液滴後,將加熱過的玻璃棒緩緩伸入冷水中,讓熔化的玻璃像**「淚珠」一樣自然地滴落。不要用力甩動。
- 玻璃滴入水中後,會瞬間冷卻凝固,形成淚珠狀。
- 觀察淚珠:
- 從水中取出完成的魯珀特之淚,觀察它獨特的形狀和透明度。如果用偏光板來觀察,可以看到它特殊的色彩,這就是它內部有應力的證明。
- 從水中取出完成的魯珀特之淚,觀察它獨特的形狀和透明度。如果用偏光板來觀察,可以看到它特殊的色彩,這就是它內部有應力的證明。
- 驚人瞬間!破壞實驗:
- 務必戴上護目鏡,在安全的地方進行。
- 用鉗子用力夾住完成的魯珀特之淚的「尾巴」**尖端,將它弄斷。
- 這時,會聽到「啪!」的一聲,整顆玻璃會在瞬間完全粉碎。 這個戲劇化的破壞瞬間,絕對會讓學生們發出驚呼。
- 由於碎片可能會飛散,進行實驗時要注意周遭,選擇不會有安全疑慮的地方,或者在透明的箱子裡進行會更安全。
這個實驗能學到什麼?
魯珀特之淚的實驗,除了視覺上的趣味性,也是學習以下重要科學原理的好機會:
- 物質的相變:觀察玻璃從固態變液態,再重新變回固態的過程。
- 熱脹冷縮:物質冷卻時體積會收縮的現象,正是造成魯珀特之淚內部特殊應力結構的原因。
- 內部應力與破壞:透過視覺化方式,了解玻璃內部累積的應力如何在外力作用下瞬間釋放,引發劇烈破壞。這與材料科學的基本概念息息相關。
- 物質性質與結構的關係:即使是相同的玻璃,透過不同的加工方式,也能展現出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質(堅固或脆弱)。
聯絡與合作邀約
想讓科學的奧秘和樂趣更貼近生活嗎?我這裡整理了許多在家也能輕鬆做的有趣科學實驗和技巧。歡迎大家多搜尋看看!
・關於經營者 桑子研,請點這裡
・各種合作邀約(撰文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節目顧問、出演等),請點這裡
・文章更新資訊會在X上同步發布!
科學的梗頻道,實驗影片熱情放送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