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學校電腦也能用!免安裝、聲音實驗超好玩的「CR-WEB」(Narika)
我是科學訓練師桑子研。每天都是一場實驗。
那個聲音,會不會讓你覺得刺耳?透過智慧型手機就能體驗聲音的奧妙—免費應用程式讓你感受「拍頻」!
想像一下,在音樂會開場前,管弦樂團或樂隊正在排練的情景。各種樂器發出各自的聲音,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和諧?其實,那些聲音裡隱藏著一個有趣的科學現象。
這次,我要介紹一個神奇的網頁應用程式,讓你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,輕鬆體驗這個「聲音的奧妙」。這就是由 Narika 公司推出的「低頻發聲應用程式 CR-WEB」!
https://www.rika.com/web-app/cr-web-detail
音波的碰撞?「拍頻」的真面目
這個應用程式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可以從左右兩個喇叭,分別發出不同音高(頻率)的聲音。而且按鈕做得很大,方便在平板電腦上操作,這點也很貼心。
舉例來說,試著讓左邊發出「1000 赫茲」,右邊發出稍微偏離一點的「1001 赫茲」的聲音。你聽到了什麼?是不是會聽到「嗚~哇~嗚~哇~」這種聲音忽大忽小、有規律變化的聲音呢?
這就是我們在物理學中學到的**「拍頻」**現象。
聲音具有**「波」的特性。當兩個頻率稍微不同的波重疊時,波峰與波峰重疊的部分聲音會增強**(聽起來變大聲),而波峰與波谷抵銷的部分聲音會減弱(聽起來變小聲)。就是因為這種波的干涉,我們才能感受到聲音強弱變化的週期,也就是**「拍頻」**。
這個「拍頻」現象,在樂器調音時可是大有用途!將想要調音的樂器聲音,和作為範本的聲音(例如音叉)同時發出,然後去尋找「拍頻」消失的瞬間。拍頻一旦消失,就代表這兩個聲音的頻率完全吻合了。這正是透過耳朵感受聲音科學,並加以應用的絕佳例子!
你的耳朵幾歲了?挑戰聽力年齡測試!
這個應用程式還有一個有趣的用法,就是檢查自己的**「可聽範圍」**。一般來說,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範圍,低音是 20 赫茲,高音則是 20,000 赫茲。
不過,特別是高頻率的聲音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得難以聽見。傳說中只有年輕人聽得到的**「蚊音」**,就是利用這個原理。
快來用這個應用程式,慢慢調高頻率,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測試看看,自己能聽到多高的聲音吧!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喔!
從學校課程到個人探索
這個「CR-WEB」是在網頁上運作的,所以不需要安裝任何特定的應用程式。最大的優點是,它可以用在學校發的 Chromebook 等有使用限制的裝置上。對於物理實驗中學習聲音的特性來說,這將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。
這是一個很棒的應用程式,讓我們不僅用耳朵,還能用科學知識去感受「聲音」這個看不見的存在。大家也一起來探索聲音的奇妙世界吧!
關於諮詢與委託
想讓科學的奧妙與樂趣更貼近生活嗎?這裡整理了在家也能做的有趣科學實驗和訣竅,歡迎大家多多搜尋參考!
・關於經營者・桑子研,請點選這裡
・各種委託(撰稿、演講、實驗教室、電視監製、演出等),請點選這裡
・文章更新資訊在X上發布中!
科學點子頻道正在發布實驗影片!